“绛节飘飖宫国来,中元朝拜上清回”配资排行,明天是农历七月十五,也是传统节日“中元节”,由于今年闰月的关系,今年的中元节来的有些晚。中元节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秋尝祭祖习俗,距今已有约2000至3000年。
关于中元节的来历,有多种说法。一种观点认为它和古代的祭祖以及农事丰收祭祀相关。在古代,生产力水平有限,人们对自然和祖先充满敬畏。秋季是丰收的季节,人们怀着感恩之心,将新收获的作物拿来祭祀祖先,报告收成,祈求祖先保佑来年继续丰收。这种秋祭的传统,逐渐演变,成为中元节的重要源头。
另一种说法和道教有关。道教有 “三元” 的概念,即天官、地官、水官,他们分别在正月十五上元节赐福、七月十五中元节赦罪、十月十五下元节解厄。七月十五这一天,地官会降临人间,判定人间善恶,道士们会在夜间诵经,希望能让饿鬼囚徒得到解脱。于是,中元节就和祭祀亡魂、超度祖先紧密联系起来。
展开剩余81%佛教方面,中元节和盂兰盆节也有渊源。相传目连的母亲死后堕入饿鬼道,备受痛苦。目连想尽办法救母亲,却都失败了,无奈之下向佛祖求助。佛祖告诉他,要在七月十五这一天,准备百味五果,供养十方众僧,凭借众人的力量,才能救他母亲脱离苦海。这便是佛教 “盂兰盆会” 的由来,后来也融入到中元节的文化中。
中元节从古到今备受人们重视,从而也流传下来诸多的民风习俗。明日中元节,无论有钱没钱,牢记“1不踩,2要吃,3不做”,不要大意了!
1. 不踩纸钱在中元节,烧纸钱是一项非常普遍的习俗。人们相信,在这一天鬼门关大开,逝去的亲人和各路鬼魂会来到人间。烧纸钱,就是给他们在阴间使用的钱财。当人们在路边或者特定的祭祀地点焚烧纸钱时,会格外注意不能踩到未烧尽的纸钱。
从传统观念来看,这些纸钱是给鬼魂的财物,如果不小心踩到,就好像在现实生活中踩到别人的钱一样,被认为是不礼貌、不尊重的行为。而且,人们觉得这可能会惹恼鬼魂,给自己带来不好的运气,甚至可能会被鬼魂盯上,导致一些意外或者身体不适。
在一些地方,人们烧纸钱时还会念念有词,告诉祖先和逝去的亲人来拿钱,同时也会希望其他孤魂野鬼不要争抢。烧完纸钱后,也不会立刻离开,而是等纸钱完全烧尽,灰烬冷却,才会慢慢离去,以免不小心踩到纸钱或者被风吹起的灰烬弄脏衣物 。
2. 要吃鸭子在中元节,很多地方都有吃鸭子的习俗,尤其是南方地区。人们认为“鸭” 谐音 “压”,人们认为吃鸭子可以压住不好的东西,比如邪气、鬼魂等。民间有俗语说 “七月半吃只鸭,万事不用怕”。
还有一种说法和中元节放河灯的习俗有关。鸭子是水禽,在水中游动自如。人们在中元节放河灯,希望河灯能为逝去的亲人照亮通往阴间的路,而鸭子在水中可以 “护送” 河灯,所以吃鸭子也有了一种特殊的寓意。
从现实角度看,农历七月半的时候,鸭子正好长得肥壮,肉质鲜嫩。此时天气还比较炎热,鸭子肉性凉,有滋阴养胃、利水消肿的功效,是非常适合这个季节食用的美食。
推荐做法【啤酒鸭】
主要食材:鸭半只、啤酒、红辣椒、青辣椒、
1、鸭子洗净,斩成小块。冷水入锅,放入姜片,焯水后捞出,洗净沥水。
2、姜切片,蒜剥去外皮,红、青椒切小块。锅里放入油,烧热后爆香香蒜和姜片。
3、放入鸭子炒制,煸炒掉鸭子的水分后,加入八角再炒一会。调入生抽、老抽、料酒,炒制上色。
4、加入2罐啤酒,不用加水,盖上盖子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。
5、调入盐,加入青红椒,大火翻炒收汁至浓稠即可。
3不做忌夜间外出
民间普遍认为,中元节这一天鬼门关大开,夜晚是鬼魂活动最为频繁的时候。如果在这个时候外出,很容易碰到鬼魂,惹上不干净的东西。老人常常会告诫孩子,中元节的晚上不要出门,尤其是小孩子,因为他们的 “火气” 低,更容易被鬼魂侵扰。虽然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,但反映了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和对平安的渴望 。在过去,一到中元节晚上,街道上冷冷清清,几乎没有人走动。大家都早早地回家,关上大门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,避免外出。
忌乱拍他人肩膀
传说人身上有三把火,分别在头顶和双肩,这三把火代表着人的阳气。如果在中元节这天乱拍他人肩膀,可能会把对方肩膀上的火拍灭,导致阳气减弱,鬼魂就容易近身,让人遭遇不好的事情,比如生病或者倒霉。所以,在中元节,人们都会格外注意,不会随意拍别人的肩膀,这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禁忌 。
不乱开玩笑
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一个孝祖尽孝的日子,除此之外人们也希望通过祭拜祖先等活动,能够祈富添财,希望未来的日子过得顺顺利利,平安健康。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与人乱开玩笑,尤其是当别人祭祀归来,或者晚上的时候。
如果胡乱说话,乱开玩笑,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满,甚至可能会因此大打出手。同时也显得自己过于轻浮,不尊重别人。
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了,大家牢记“1不踩配资排行,2要吃,3不做”的风俗禁忌,这并不是迷信,而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生存之道。【本文旨在介绍中元节的民俗传统,无宣传封建迷信导向】
发布于:陕西省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